首页 > 数字化 > 正文

功率因数是什么意思?功率因数如何计算?功率因数一般是多少?

2022-10-17 15:14:41来源:迪族网  

功率因数是什么意思?

功率因数(Power Factor)是衡量电气设备效率高低的一个系数。它的大小与电路的负荷性质有关, 如白炽灯泡、电阻炉等电阻负荷的功率因数为1,一般具有电感性负载的电路功率因数都小于1。功率因数低,说明无功功率大, 从而降低了设备的利用率,增加了线路供电损失。

功率因数如何计算?

功率因数计算公式:功率因数cos⁡φ=有功功率P/视在功率S。视在功率S、有功功率P、无功功率Q、功率因数cos⁡φ。视在功率S=(有功功率P的平方+无功功率Q 的平方)再开平方。

功率因数是电力系统的一个重要的技术数据。功率因数是衡量电气设备效率高低的一个系数。功率因数低,说明电路用于交变磁场转换的无功功率大, 增加了线路供电损失,因此供电部门对用电单位的功率因数有一定的标准要求。 在交流电路中,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位差的余弦叫做功率因数,用符号cosΦ表示,在数值上,功率因数是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比值,即cosΦ=P/S。

也就是因为这个电感性的存在,造成了系统里的一个KVAR值,三者之间是一个三角函数的关系:[Kva]^2=[Kw]^2+[Kvar]^2

简单来讲,在上面的公式中,如果今天的KVAR的值为零的话,KVA就会与KW相等,那么供电局发出来的1KVA的电就等于用户1KW的消耗,此时成本效益最高,所以功率因数是供电局非常在意的一个系数。用户如果没有达到理想的功率因数,相对地就是在消耗供电局的资源,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功率因数是一个法规的限制。目前就国内而言功率因数规定是必须介于电感性的0.9~1之间,低于0.9时需要接受处罚。

功率因数一般是多少?

三相电机功率因数的范围是 0.8~0.9。

按规定月平均功率因数不得低于0.9,低于 0.9 则按规定的百分数与用户的总电费相乘来增加电费,功率因数越低,增收的百分数越大;

高于 0.9则按规定百分数减收用户电费,但减收的百分数比增收的百分数相应要小,当功率因数在0.95<1时,减收的百分数一直为 0.75%,而不再提高了。

因此用户的月平均功率因数一般控制在 0.9~0.95 左右比较适宜,最好不要大于 0.95,一方面 0.95 以上奖励百分数不变,而补偿电容的增加会使用电增加;

另一方面要考虑当负荷突变下降时,会造成无功倒送的可能,因为无功电表对正向或反向的无功电量都是累计计量的,因此反而会降低用户的功率因数。

责任编辑:hnmd003

相关阅读

相关阅读

推荐阅读